2020爱牙日 育学园:别让控糖减淡童年的味道

2020年9月20日是第32个“全国爱牙日”。

2020年“全国爱牙日”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均衡饮食限糖减酸 洁白牙齿灿烂微笑”。

3_副本.jpg

相信对每一个妈妈和母婴家庭来说,自宝宝乳牙萌出开始,保护乳牙健康就成了很多家长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育学园app后台数据、育学园电商数据分析及北京崔玉涛育学园诊所口腔科临床现状可知,对于乳牙期宝宝的家长来说,牙刷、牙膏、漱口水、牙线这些口腔护理用品,都是购买清单上的“常客”,也是家长最常向医生咨询的用品。

说起保护乳牙健康,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能蛀牙”,那怎么才能让宝宝不出现蛀牙呢?很多家长接下来的反应更是最为常见——不给吃糖。

有些家长甚至在孩子上幼儿园后还会跟其他家长“炫耀”,“我的孩子这么大我从来不让他吃糖,一块儿都没吃过。”

不吃糖就不会蛀牙了吗?

不吃糖就不会蛀牙进而乳牙就健康了?真的如此吗?

当然不是。这是一种误解。

蛀牙,学名是龋齿,俗称虫牙,是儿童口腔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一方面是乳牙本身质地不如恒牙坚硬,容易发生龋蛀,另一方面是儿童口腔清洁习惯不佳,口腔卫生做得不好。

1_副本.jpg

龋齿的发生是由于口腔内细菌作用于食物残渣而产生了一些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对牙齿产生腐蚀,进而出现龋齿。所以,如果想避免龋齿的发生,既要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的出现,又要控制口腔内细菌的大量繁殖,也就是说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吃东西后漱口,每天早晚刷牙,配合使用牙线等。

在北京崔玉涛育学园诊所口腔科,儿牙医生通过对孩子进行育学园龋齿风险评估检测,可以评估孩子的口腔环境是否容易出现龋齿。通过进行家庭龋齿风险的实验性评估后发现,孩子的口腔环境和与他日常相处8小时以上的家长是大致相同的。所以,家长保护好自己的口腔健康,对保护孩子的口腔健康也有积极意义。

如果吃糖后没有注意口腔清洁,确实会出现龋齿,但如果吃了别的东西没有做好口腔清洁,一样也是会龋齿,所以家长不要把目光仅仅盯在“糖”这一种食物上。

换个角度想想,回忆下自己的童年,一块水果糖的美妙滋味不恰恰也是童年的幸福味道吗?一块糖都没有吃过的童年是不是有些遗憾呢?

控制孩子吃糖,确实对保护牙齿有帮助,同时也是对整体身体健康的保护,对于视力、体重、内分泌系统的保护都很重要,但也不能一刀切,这也正是爱牙日主题中的“限糖”而非“戒糖”。

如何维护宝宝的口腔健康呢?

自宝宝乳牙萌出开始,首先家长就要有定期带宝宝看牙医的意识了,一般来说每3-6个月看一次牙医。专门给婴幼儿和儿童看诊的口腔科医生,也被称为儿牙医生。

在北京崔玉涛育学园诊所中,口腔科就诊会放在孩子的健康体检中,孩子看完儿科医生后再由眼科、口腔科医生看诊,一次就诊完成孩子多方面的检查需要,减轻家长反复往返的负担,也能给孩子提供更全面的保护和健康指导。

2_副本.jpg

儿牙医生会检查宝宝的牙齿、舌头、牙龈、舌系带等口腔内的整体情况,检查出牙数量、顺序、位置等,是否出现龋齿、外伤、缺失等问题,需要哪些口腔护理或治疗;对换牙期的孩子来说,还要综合评估牙弓、颌骨发育的进程,考量乳、恒牙更替的情况等。

育学园诊所的儿牙医生会在孩子2岁左右时进行颌骨发育的评估,如果存在异常,可在3岁左右及时干预,不必等到换牙期再行纠正。

对于龋齿的担忧,主要通过洁牙、涂氟、窝沟封闭、填充治疗等措施来预防和治疗。一般来说,幼儿建议每3个月左右涂氟一次,根据医生建议及时进行窝沟封闭。

除了定期带宝宝看牙医,帮助宝宝不恐惧口腔科的环境和儿牙医生之外,在家庭里,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十分重要。

对大一些的孩子来说,家长应起到表率作用,吃完饭后和孩子一起漱口,早晚一起刷牙、使用牙线等,让孩子模仿大人的动作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对于小一些的孩子,家长应该在宝宝喝完奶、吃完辅食后,喂一口白开水来清洁口腔,早晚使用指套牙刷来给宝宝清洁。

另外,对于能够自己刷牙的孩子来说,建议家长在孩子刷完牙之后再帮孩子刷一刷,直到孩子能够完全独立把牙齿刷干净为止。一般来说,6岁以后的孩子才能逐渐具备自己刷牙的能力。